(相关资料图)
本报讯 “三夏”时节,受惠于“小农水”(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)项目的实施,在关帝庙镇基本农田纵横交错的沟渠里,源源不断的清水直达田头。
近年来,关帝庙镇为打通“小农水”在田间的“最后一米”,在“抢时间、抓重点、促落实、解民忧”上做文章,重点整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,打造出关帝庙镇的良田美景。
围绕统筹协调、优化布局、科学选址、技术创新,该镇积极开展“小农水”建设,把让农民得实惠、获收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同时,根据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及水土资源承载能力,因地制宜,科学施策,做到布局上有科学依据、技术上有专家支持、效益上有合理预期。截至今年一季度,共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81万元,完成建设涵管桥60座,板梁桥4座,疏浚小沟14970米,排水沟护砌2535米,埋设涵管400米。
该镇在“小农水”建设期间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,通过“干群夜话”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,用“金牌调解室”打消群众误解,真实听取群众意见建议,编制科学合理、符合实际的建设和维护方案。
同时,该镇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小农水的规划、建设、运行、管护等过程,由“党员中心户”和“网格长”集中力量,统一组织,成立“红色金管家”维护小组,让“党建红”深入守护“麦田金”,共促“小农水”自治建设,让农民真正成为“小农水”的管理者和受益者。
该镇还为“小农水”建立多项信息台账,在管护过程中进行维护记录,补齐后期管理短板,把“书记马上办”微信小程序作为后续工作服务的“网上窗口”,实现了小农水“有人用、有人管、有钱修”的运行机制,为农田水利项目养护管理打下坚实基础。为防止使用中因日晒雨淋老化,该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性施工,加装防护措施,最大限度延缓器械老旧损坏,根据易损件和耗件类型,做好备用采购工作,确保“小农水”在重要农时“可持续输出”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